Search

昨日午後立秋,大雨。晚上十一時是民間信仰俗稱的「開鬼門」,許多人家都有祭拜。
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昨日午後立秋,大雨。晚上十一時是民間信仰俗稱的「開鬼門」,許多人家都有祭拜。

一個月的「鬼月」,雖是民間信仰,卻影響很大。許多忌諱,許多禁戒,避穢、祈福,各地方、各行業都有自己處理的方式。

鬼門大開,亡魂四處漂泊,這一個月,如果按照民間信仰,要如何與回來的亡者相處?如陌路相逢?如擦肩而過?像蘇軾在妻子死後十年祭悼的句子:「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」。無論生者,無論亡者,相逢而不認識,無從知道過去未來的因果,也許是蘇軾說的深沈的悲哀吧。

民間用詞是「好兄弟」,是的,大疫期間有四百萬人走了,我可以一一相認,叫他們一聲「好兄弟」嗎?

生者將是亡者,亡者曾經是生者,隔閡只是時間,民間相信,時間隔閡,可以在這一個月了無顧忌。鬼月的重要儀式是中元普渡,整個東部亞洲都有祭奠。

中元普渡是道教的說法,佛教稱「盂蘭盆節」。盂蘭盆會可能源自佛弟子目犍連。目犍連,也稱「目蓮」,華人在南北朝時代就引進目蓮救母的葬儀戲劇在民間流傳。

相傳目蓮母親多行惡事,死後在地獄受苦,目蓮仁孝,佈施食物給母親,但一到口中都化為火焰灰塵。目蓮求助佛陀,因此有眾菩薩集力,助目蓮下地獄救母。台灣也還有目蓮戲流傳,在喪禮中看孝子模仿滾釘板、上刀山,下油鍋,慘烈怖懼,小時記憶,至今難忘。

所以,盂蘭盆會是生者要用最大的信念度脫亡者的劫難,讓六道眾生解脫。陸上水中空中都是亡魂,所以在台灣日本都有放水燈習俗。

我在京都嵐山渡月橋下隨民眾放過水燈,把點了蠟燭的小木板放入水中,默念亡者姓名,或只是度脫眾生,擊掌合十,看一點螢螢燭光在暗夜裏隨水流越行越遠,彷彿冤業災厄也隨之而去,不相識的六道眾生,相逢而且相識,也可以了無罣礙。

民間流傳久遠的信仰,自有心中的嚮往,理性科學都難解釋,自視甚高,也許斥為迷信,也只是與眾生無緣,相逢而不相識吧。

借菩薩寺佛前腳下一盞燈為亡者照亮解脫的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